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22-24182698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手机:189-2072-0787 座机:022-24182698 传真:022-24182698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上杭路红星路来安里10号楼3门603 |
教室活动要当心1、了解在教室里容易发生的危险; 2、在教室内活动时不做危险的行为。 危险的课桌 课间休息时间,小丽和同学打闹玩耍着,却没有注意脚下的桌脚,一下子被绊倒并向前摔去,撞到前面的课桌上,小丽的门牙被磕掉了。 小丽为什么会摔倒磕掉牙齿呢? 知识屋:小小教室危险多在教室内活动,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也藏着一些危险,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如磕碰受伤、滑倒摔伤、被门窗挤压手指,甚至从窗户坠落等。 你知道在教室里还会遇到哪些危险吗?你有没有做过一些危险的行为呢? 技能站:教室活动五不做在教室内做一些危险的行为,不仅容易伤到自己,而且还可能殃及他人。因此,在教室内活动时一定要注意: 1.不在教室内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绊倒或摔倒受伤; 2.不站在桌子或凳子上玩耍,以免摔落下来受伤; 3.不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防止坠落摔伤; 4.不玩教室的门、窗户,以免夹到手指; 5.不随意玩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防止扎伤他人和自己。 课间休息时,如果不想出去玩,我们可以在教室内玩一些安全的小游戏。 游戏名:开火车 人数:两人以上 方法:在开始之前,每个人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点不能重复。假设你来自北京,而另一个人来自上海,游戏开始后,你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起问:“往哪开?”你说:“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那个人就要马上反应接着说:“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再由这个人选择另外的游戏对象,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输了。
全球每天两千多儿童死于意外伤害 五个地点最不安全 进入暑假,高温模式开启的同时,儿童安全事故频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全球每天有两千多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每年有数以千万计受伤儿童就医,往往留下终生残疾。在我国,意外伤害是1~14岁儿童死亡首因,造成每年超过5万名儿童死亡,即每天近150名。让暑假不再有伤害,家长们应警惕以下最不安全的五个地点。 水边:溺亡 案例:6月27号下午,山东菏泽某村,两个孩子去野外沟渠的河里游泳,溺亡。 对策:溺水堪称暑假儿童第一杀手。 建议家长:1.有水塘、小河等的农村是孩子游野泳、发生溺水危险系数最高的地方,家长一定要监督好孩子,不要私自去这些场所;2.城市里有的小区周边有喷泉等清水平台,家长平时要留意是否有防护措施,包括周边是否有防滑措施、护栏的高度是否能防止孩子翻过去,如不到位应督促相关单位采取防护措施;3.家长平时一定要严厉地告诫孩子,不要单独去这些危险的地方,如果想游泳,爸爸妈妈会带你去,满足孩子对水的好奇。 私家车里:窒息 案例:6月27日,湖南湘潭一对夫妇开车带儿女外出,下车时把睡在后座不满4岁的儿子遗忘在车内。等家人发现异常时,孩子已因高温缺氧窒息死亡,车窗上满是孩子手印。 对策:1.夏季车内温度几分钟就会迅速升高,暂时停留时,永远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一分钟都不可以。即使孩子在车上睡着了,也应带下来,不要怕打扰孩子睡觉而因小失大;2.把一件重要的随身物品,如手机、手提包、钱包或钥匙等和孩子一起放在后座,以免因急事下车时把孩子忘在车上;3.下车后要锁好后备箱,防止孩子钻入发生意外。 窗口:坠亡 案例:7月11日早上8点左右,陕西西安长缨东路附近天赐良缘小区里,一名10岁男童独自在24楼的家中玩耍,从窗户坠下身亡。 对策:1.不要让孩子单独去有高低差的空间,如窗口、阳台、飘窗、楼梯、电梯等,除了易坠落,这些地方本身就潜伏着隐患,平时也少让孩子去玩;2.有孩子的家庭一定要在窗外安装足够高度的护栏、防护网等,或不要让窗户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可改用上悬窗或下悬窗,减小窗扇开启幅度);3.窗旁不放置可供孩子攀爬的桌椅等;4.条件有限的,可以在窗旁挂个铃铛或类似有较大响声的物品,一旦孩子接近或拉开窗户,家长可立刻发现并制止。 厨房:烧烫伤 案例:6月21日,贵州修文县久长镇,爷爷在厨房用铁锅熬油,听到电话响就去门外接,一转身看到3岁半的孙女走到火炉边,突然就扑到了锅里,因大面积烧伤,孩子病危。 对策:1.不要让年龄较小的幼儿进入厨房;2.大些的孩子帮厨前,要跟他一一讲清物品的危险性,并告诉孩子着火该怎么处理、烫伤要用冷水冲、煤气用完要确认关好;3.孩子帮厨时,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物,以免衣物不小心刮倒或勾到物品上,引发危险。 卫生间:溺亡或滑倒 案例:2014年9月24日,深圳宝安某小区,一名一岁零两个月的女婴偷跑进卫生间玩耍,一头栽进盛有半桶水的桶里,10分钟后妈妈发现,孩子已溺亡。 对策:1.不要让婴幼儿单独进入或留在卫生间;2.容器里超过5厘米深的水就可能要了孩子的命。因此,浴缸、水桶、水盆等容器中的水要及时清空。带孩子到亲友家去玩,也要提防孩子单独溜进卫生间;3.给孩子洗澡时,澡盆里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大人要用手臂内侧测试水温后再让孩子进入。
一、跌倒(Falls)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是造成我国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儿童发生非致命伤害和残疾的首要原因。跌倒的高发生率和致残率给儿童、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积极预防儿童跌倒是减少儿童伤害的重要内容。 跌倒包括平地跌倒和从高处坠落。平地跌倒多发,是儿童最常见的跌倒形式,常见于滑倒、绊倒及婴幼儿走路不稳导致的摔倒。滑倒、绊倒和运动中跌倒造成的伤害是儿童及青少年最常见的平地跌倒伤害事件。 二、高处坠落伤是指患者从较高的位置跌落,包括高层建筑、大型玩具、较高的树木、台阶或楼梯、床、桌、悬崖边、梯子、马背等。此外,高处坠落还包括儿童不慎掉入深井、打桩孔洞及建筑物的缝隙中等情况。
紧急处理 迅速对患儿伤势进行评估,救治可能危及生命的伤情。清除患儿口、咽、呼吸道分泌物,昏迷舌后坠者须给予口咽管通气,常规吸氧、止血、包扎。对心搏呼吸停止的患儿应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 一、观察现场环境,保证医护人员和患儿安全,注意患儿受伤过程,判断是否有脊椎损伤。二、检查患儿反应,判定是否发生意识丧失。若患儿处于俯卧位,须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人帮助)将其转为仰卧位,打开气道,实施心肺复苏等救治措施。防止损伤加重及并发症 移动患儿时一般采取先固定后搬动的原则,常规使用颈托固定头部,搬动时采取三人搬运法或使用铲式担架,对昏迷、呕吐、口咽部有明显出血者可采用侧卧位。颈椎骨折者先给予颈托固定,在搬运过程中须保持头部与躯干长轴一致,防止颈椎过伸、过屈和旋转。颅脑损伤者应取平卧位,头部两侧以沙袋固定,减少运送过程中头部晃动,防止脑损伤加重及脑出血。充分了解受伤情况 坠落伤的损伤程度、部位与坠落高度、身体着地姿势、受力范围等因素有关。了解受伤时的情况,尤其是坠落时的着地部位、姿势、坠落高度、地面情况、坠落过程中是否受到障碍物阻挡等,对初步判断受伤情况及后续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安全转运及心理护理 珍惜创伤急救黄金1小时,在做出应急处理后应尽快向有条件的医院转运。转运途中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常规吸氧,发现异常须及时处理。密切注意骨折固定及肢端血运情况,保证各种管道的通畅,防止受压、移位和脱出。同时与医院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急救过程中,对意识清醒的患儿还应进行心理护理和安慰,减轻其恐惧心理。 儿童跌坠伤一般为多发伤,常发生骨折、出血、擦伤、内脏破裂及挫伤等。对跌倒后意识清醒的患儿,应注意观察其24小时内表现,由于患儿跌倒后有时可较快恢复意识,但头部损伤反应表现较晚,故应密切关注其变化,若出现局部疼痛或困倦表现,须尽快送往医院。若患儿头部受伤后出现意识不清,须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同时,实施急救的人员应注意使患儿处于侧卧位,手置于头下,该姿势有助于减少舌向咽喉部滑落,预防舌影响呼吸。移动患儿时,应保持患儿头、颈、脊柱整体移动。 高处坠落伤常合并多部位、多脏器损伤,病情危重,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性损伤以四肢骨折和(或)脊柱损伤合并颅脑损伤、内脏破裂等多见。对病情较重的患儿,跌坠伤的院外急救措施首先应遵循一般的急救原则。 |